首页 | 景区景点 | 旅游线路 | 宾馆酒店 | 风景图库 | 风味美食 | 民俗风情 | 旅行社 | 地方地图 | 地方文化 | 闽东北游 |
黄页 | 创业沙龙 | 动漫 | 笑话 | 电脑 | 时尚 | 旅游资讯 | 白水洋论坛
走进自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沙龙 > 创业故事 > 浏览正文
为创业加“油“!
onlinebsy.com  发布:2007-2-4 0:19:39  来自:

与其给公司打工,不如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这是目前不少都市白领的想法,因此,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在职场已经混了几年的小白领,都有不少人纷纷加入创业大潮。

不过,比起这些人的毫无根基,MBA显然更容易接近创业的成功高峰,因此,在锻造职业经理人为主的商学院里,越来越多的MBA开始走上了创业之路。让人感兴趣的是,比起一般的创业者,MBA“光环”罩身,创业是否就能一帆风顺?他们选择创业的时机究竟该是在什么时候?是先创业再读 MBA,还是先掌握理论,再按照框架一步步来的好?

3个MBA的创业故事,也许能回答这些问题。

冯家晔:MBA让我不再做“战士”

“最开始的创业人,就是一个战士,哪里有机会,就去做什么。”1996年,冯家晔正式打定主意“出来干”。他离开的是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美国卡福通用,从一个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蜕变成当时人们眼里的“个体户”。

做食品出身的冯家晔操办起了一家食品贸易公司,发展初期,他对自己的评价是“猛冲猛撞”,“巧克力、果酱、调味品、奶酪……反正什么赚钱,我就去做什么。”凭借自己在食品行业的经验,短短几年,公司每年有了几千万的营业额。但是,这时候,“瓶颈”出现了,盲目的扩张让他有收不住手的感觉,企业从最高7000万的营业额一路下跌,他意识到,糖果、啤酒、饮料之类的成熟产品,门槛太低,人人都想来做,国外的供应商能把产品给你,也一样能给别人。

这时候,他想到了读MBA,一个也许能解决他的疑惑的方法。因此,一个离开学校十几年的企业家,开始重新拾起课本,和普通学生一样复习迎考,参加复旦的MBA考试。

“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实战的人而言,MBA的效果非常好。”冯家晔说:“老师讲的东西非常实战,比如听李若山老师讲企业内控的课,他讲的很多小企业容易犯的错误,都是我们正在犯的错误,回去后,我马上进行了调整。”

“读书不嫌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感悟。”冯家晔说,3年MBA给他的收获,是他意识到了像他这样的小企业,不适宜走多元化的道路,只能集中某个领域做深做强,把门槛抬高,让竞争对手难以进入。3年中,他开始慢慢调整公司的战略,把所有精力集中在进口奶酪上。

“小公司要反思,在中国,大众对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奶酪既是高营养食品,在中国处于产品的导入期和成长期之间,成本又高,不是人人都能做,因此,竞争对手不多,我进入的门槛不高。当我先进入这个领域,把门槛抬得高高的之后,别人想跟我竞争就没那么简单了。”冯家晔笑言,MBA让他放弃了“战士”的形象,对现在的他和他的企业来手,MBA让他最终找到了方向。

方继买:2000元起家的实干家




尽管是公司的老板,但方继买却被部下们亲切地称呼为“阿买”,他说他是个踏踏实实、很有规划的人,但他做的每一个选择,却又显得那么的“没有规划”。

2002年,方继买没多想,就辞掉了每年有十几万收入的工作,一门心思去读脱产MBA。他说,做技术太死,空间太狭窄,索性抛掉一切,换个思路思考。

2003年底,他创业的梦想终于得以开始,但是,学费交掉之后,他手里剩下的创业资金只有2000块人民币。

但尽管面对如此多的困境,在创业的时候,方继买却始终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走完每一步。回忆起当初创业时的情景,他说他是骑着自行车,和施工队长两个人四处去看材料,考察供应商,拜访客户,一点都没觉得因为是MBA而掉价。

一年多后,方继买的公司生存下来了,不仅在浦东有了办公室,更是拉起了50多人的管理团队和100多人的施工队伍,还开起了三家分店。

很难想象其中的过程究竟如何曲折复杂,但是,方继买始终对记者说的两个字是———规范,和其他那些赚了客户一票就走路的装修公司相比,他是把自己的公司当作一个现代化企业在管理着,比如,只要是客户对施工上提出任何意见,绝对要不计成本地改正;客户要求更换的材料,再刁难也要换。

“我要做的是一个受人尊敬的现代企业,虽然它现在很小,但不会一直很校”方继买心头一直有着他的宏愿。边读MBA边做企业,他的体验是,创业初期,MBA对他的帮助很大,但做企业有很多原创的东西,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商业直觉,就像他当初哪些看起来没有经过考虑的选择一样,这些东西,都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

张红凯:“土八路”的新方向

张红凯常形容自己是“土八路”,土炮土枪打下天下,闯下5家公司,然后去读了MBA,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不懂的还有很多。

张红凯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之一。1994年,因为保健品行俏,原来在陕西省科委捧着铁饭碗的他毅然“下海”,用几千块钱的成本兜售减肥产品掘到了“第一桶金”。晚上在电台做兼职主持人的他当时颇有广告意识,通过电台的关系,他开起了医疗保健产品的专栏节目,据他讲,现在医疗专家与观众互动的电台栏目创意,就是他的首创。

之后,他的创业范围越来越广。先是步步高增高鞋、又有助听器公司、保健品公司、洗涤剂公司,甚至还有鸵鸟尝养猪常尽管只有37岁,他手里已经有了5家公司,分布在上海、广州、陕西等城市。

不过,张红凯总说自己是“野路子”,读MBA也是为了向“正规军”看齐。在班级里,他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有那么多经历的“土八路”,不过,这样的背景让他有新的感触,“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我在听课时会觉得,这个题目我以前好像做过,有的做对了,有的做错了,当知道真正的答案时,会觉得当初如果能这么做,该是多完美啊!”

张红凯心里有个志愿,要把自己的企业做成世界500强这样的大公司,让它上市,让自己从只会经营产品的创业者成为资本运作的高手。“为什么要读MBA,就是为了让自己上一个档次。”他说。

不过,张红凯知道民营企业想发展有太多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人才问题,他想找好的人才,但苦于开不出高薪,即使找到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未必适应他的企业的发展状况。然而,他这个问题在最近迎刃而接了,几个MBA班上同学觉得他的事业有潜力,都过来帮他打理企业。“这也算是我念MBA的收获之一吧。”他笑着说。
(编辑:) 留言评论】【在线投稿】【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
+ 相关信息咨讯
·苦命女人也能创造奇迹
·省电背后大乾坤
·五年开了七家时装店
·下岗借债起家的董事长
·非常女人的跨文化公关
·从一盆花开始的……
·中产夫妻玩出财富
·一个男生和他的汉堡包
·押上一千万身家
·奇火传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白水洋在线”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网站新闻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 白水洋在线
+ 办公地址:上海钦州北路1122号90楼8层 沪ICP备06060637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30
+ 客服热线: 021- E-mail: bingesong#163.com QQ:17188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