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门槛高筑 福建对日出口企业面临严峻考验
4月29日起,日本开始对食品农产品正式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日本是我国特别是我省重要的食品、农副产品出口地。日本这一新政策,将给相关企业带来严峻考验。30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厦门检验检疫局的有关人士。
技术门槛高筑
据统计,2005年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总值7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9%。日本此次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做出了规定,设限数量大幅增加,限量标准更为严格,检测项目成倍增加,将大幅抬高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涉及6000多家出口企业。 这一政策几乎涵盖我国对日出口的所有农产品,尤其对食用蔬菜、水海产品、禽肉、畜肉等我国优势农产品将产生严重冲击。据厦门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黄丽玲介绍,厦门口岸的出口鳗鱼、茶叶、青刀豆、毛豆等10种产品将首当其冲。
通关速度减慢
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检测项目成倍增加,通关速度大大减慢。根据肯定列表制度,每种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200项,有的超过400项。例如,鳗鱼的残留限量标准从25项增加到112项,大米由129项增加到579项,茶叶由89项增加到276项。对输日食品,日官方均要求我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卫生证书。货抵日本港口后,还要抽查检验,有的产品甚至是批批检验。结果是,不仅检测费用增加,而且使检验周期延长,通关速度减慢。同时,该制度给日本监管部门在口岸通关及市场监管方面留出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有可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产品区别对待,从而构成潜在的歧视性威胁。如果日本要维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就可随意针对某种产品内某种未设残留标准的农药或兽药,不管含量多少,对人体有无危害,一律禁止流通,这将对我国企业产生不确定性风险。另一个结果是,加大了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产品竞争力。以每种产品平均检测200项计,平均每批产品的检测费用预计将增加到4万元。
检企共同应对
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企业是最大的应对主体。但是,厦门检验检疫局的一份调查表明,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仍未引起相关企业的足够重视。“调查表明,农残超标主要原因是不重视基地管理,有的甚至把非基地产品冒充基地产品出口。这说明有些企业仍存在不应有的短期行为和侥幸心理。”在日前举办的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厦门出口企业培训班上,黄丽玲说。她表示,当前,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必须加大力度,以尽量降低该制度的影响。厦门检验检疫局表示,将从源头抓起,全面实施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加强农兽药残留监控工作,鼓励引导企业申请农产品认证。
文章转载:新浪招商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