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群中创新——中关村细分产业中的技术突破
近年来,中关村不断出现重大技术突破,这引起国内外各方的普遍关注。但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在中关村每一项重大技术突破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在国内创新实力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正是这些产业集群为重大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关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在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的分析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这种较为宽泛的分类方法正在被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生物制药甚至是更加细致的分类。这主要原因是中关村在相应细分产业中都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中关村软件产业集群
中关村在系统软件领域取得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中软股份、中科红旗、共创开源等相继推出的Linux桌面和服务器操作系统,打破了微软windows在桌面操作系统长期一统天下的局面;凯思昊鹏“女娲”软件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人大金仓研发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为神舟航天成功做出了贡献。
在系统软件形成技术突破的背后,中关村在中间件、信息安全、行业应用、数字内容、管理服务等细分软件领域都形成了产业集群。例如,在中间件领域,中关村集中了东方通、中关村科技软件、青牛、紫光北美、中和威、点击科技等国内代表企业,其中东方通占有国内中间件市场20%的份额,与IBM、BEA两大国际巨头三分天下。在信息安全领域,天融信、联想、方正的防火墙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启明星辰、中联绿盟和中科网威的入侵检测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瑞星、江民、金山是我国防病毒软件的三大品牌。在行业应用软件领域,中关村聚集了用友软件、神州数码、九城数码、和利时、金自天正、数码大方等优势企业,其中用友软件是我国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提供商。在数字内容领域,中关村集中了金山、目标软件、软星科技等网络游戏代表企业和新浪、搜狐、空中网等增值服务代表企业。
2004年中关村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软件企业数量将近4000家,北京中关村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软件之都。
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中关村在核心芯片技术领域形成重大技术突破。出现了方舟、龙芯、众志三个系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产品;中科联创的DSP技术和产品一举打破了发达国家的禁运,满足了我国军事及民用电子产品发展的迫切需求。
与此集成电路技术突破相对应,中关村在集成电路产业也已经形成集群。例如,在智能卡领域,我国第二代身份证主要4家设计单位中有3家在中关村,它们是大唐微电子、中电华大、同方微电子。在多媒体处理芯片领域,中关村拥有中星微、海尔集成电路设计、同方凌讯、联合信源、火马等代表企业。一些优秀的企业进入高端商务活动领域,从单纯的设计芯片扩展到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和进行知识产权的交换。中芯国际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是到目前为止是国内唯一一条12英寸,0.13微米集成电路生产线。有研硅股是国内两大集成电路用单晶硅片生产企业之一。七星华创是国内第二大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生产企业。北方微电子是我国集成电路刻蚀机研发项目的承担者。
2004年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销售占到我国五分之一,拥有集成电路企业150余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14家。2004年我国最具成长性的1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有五家在中关村。
中关村网络通信产业集群
中关村在网络通信核心标准方面形成突破。大唐电信不仅是TD-SCDMA国际标准的提出者,还拥有包括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等在内的十多项核心技术专利,为我国第一次赢得国际通信产业话语权。信威公司已经拥有多项SCDMA的核心发明专利,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无线网络技术在部分性能方面已经超过WinMax。
目前,中关村在网络通信产业中已经形成了多个产业联盟。中关村集聚了大量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力量,其中港湾网络、佳讯飞鸿、清华比威、畅讯信通、瑞斯康达、天地互连等一批行业重点企业,已经成立了由30多家企业组成的下一代互联网联盟,并且以整体联盟的形式在CNGI招标中获得了大额订单。目前以大唐为核心,已经形成了由21家单位组成的产业联盟,合力推动TD-SCDMA产业发展。围绕SCDMA技术,也已经形成了SCDMA产业联盟。
2004年中关村网络通信产业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总体产业规模在国内处于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中关村网络通信产业凭借对于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掌握,已经位于国内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
中关村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中关村在生物医药原始创新方面已经表现出惊人实力。科兴研制出全球第一支SARS病毒灭活疫苗和国内第一支甲乙肝联合疫苗,并与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同步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万泰药业的戊型肝炎疫苗已申请多项国际发明专利。百泰药业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属国家一类新药。
中关村早已是全国疫苗研发、产业化的重要基地,整体技术水平也在全国占据领先位置。例如,天坛生物的乙肝疫苗占全国产量的48%以上,在麻腮风三联疫苗、Vero细胞纯化乙脑疫苗产品上目前也在国内市场占垄断优势。除疫苗领域之外,中关村在诊断试剂领域聚集了实力较强的企业,形成了一定产业集聚,万泰、中生北控、九强生物、金豪等都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前列。中生北控生物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化诊断试剂公司,万泰公司在血液筛查(血站)系统诊断试剂的总占有率排名全国第一,此外,在2003年检测试剂的批报统计中,万泰、金豪、耀华、吉比爱四家就占全国艾滋病(HIV)检测试剂产量的45%,占全国丙肝(HCV)检测试剂产量的近1/3。
中关村不仅仅有IT信息技术,更是我国生物医药研发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北京数量众多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三甲医院为医药研究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资源,吸引生物、医药企业不断涌入中关村地区,加速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集聚。
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大技术突破的沃土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重大技术突破的坚实基础
产业集群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技术创新发挥促进作用。横向集群主要是价值链相同或相似环节的集聚,这使得相同资源(技术、人才、公共平台等)可以得到迅速积累和充分利用,有效降低行业总体创新成本,大幅增加实现技术突破的可能性。中关村在集成电路设计、疫苗、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等领域的产业集群和技术突破就属于这一类型。纵向集群主要是价值链上下游相关环节的集聚,这使得产业上下游相关环节之间能够形成有效互动,从而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步伐。中关村网络通信产业就形成了包括标准、芯片、基站和网络设备、终端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形成了产业链整体发展的良好势头。中关村软件产业集群则兼具纵向和横向交织的特点,纵向上覆盖了从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到应用软件全部链条,以上下游联盟的形式增强竞争力,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则集聚了大量软件企业,这使中关村软件产业显示出强大的技术突破和集群创新能力。可以看出,产业集群对中关村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形成了正向推动。
丰富的产业技术资源是重大技术突破的有效支撑
除高新技术企业之外,各类院所、大学、研发机构同样是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中关村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撑力量。中关村位于北京这一我国的科技中心。这里集中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50多所国内规模最大、教学水平最好、科研能力最强的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100多所国内研发实力最强的科研单位。这里还集中了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半的国家重大学科工程中心、一半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每年五分之一研发投入、四分之一的中国“863”计划项目、三分之一的中国“973”计划项目。
“厚积薄发”是中关村技术创新的突出特征之一。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植根于中关村所具有的产业和技术基础。在集群中创新,是中关村能够持续性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的最大奥秘之一。
文章转载:新浪招商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