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突破年”助廊坊
2006年3月1日,总投资26.98亿元的三河电厂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和2006年度国家批准开工的首批电站建设项目,也作为廊坊今年能源建设的重点工程,这一项目的开工,不仅为全市“招商引资突破年”画上了浓重的一笔,也开启了廊坊按照“突出快、追求好”的理念谋求更大发展的新篇章。
以此为代表,3月8日,作为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设项目、河北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4亿元的文安东都再生资源环保产业基地开工建设。同一天,大城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也是国家、省“火炬计划项目”,省重点项目,总投资2.58亿元的河北瑞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能量密封免维护铅酸电池项目也正式奠基并开工建设。
近年来,廊坊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打造发展环境作为第一竞争点,以开放引进为着力点,以项目为载体,以人才为核心,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全面提升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京津成果转化、产业转移的持续吸纳能力,使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十五”期间,全市共谋划运作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870项,总投资1581亿元,千万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共计992项,完成投资640亿元。仅2005年,全市就实施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827项,实际完成投资221亿元,争列省重点项目居全省第一。总投资100亿元的深圳华为北方生产基地、总投资30亿元的中兴北方生产基地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廊坊,推动了项目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进入2006年,廊坊把“抓工业、上项目、招商引资,力促经济发展更快更好”作为重中之重,依托主导产业和工业园区,集中精力上项目。围绕推动项目总量和质量双提升,突出“四抓”,在建项目抓重点,谋划项目抓产业,保障项目抓机制,承载项目抓园区。同时,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增强产业支撑力。我市明确,建立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金属制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会展旅游六大主导产业升级。重点抓好“三个强化”:强化创新主体,推动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力争1—2家进入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序列;强化创新体系,依托京津和驻廊高校院所,以清华科技园、中科院产业基地等为载体,加快关键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构建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强化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以燕郊和廊坊高新区创业中心为载体,加快高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以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为载体,撬动域外资本向廊坊聚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建成一批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
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构筑战略支撑点,这是关系项目建设取得突破的重要举措。为此,廊坊市今年准备谋划实施30个超5亿元的大项目,大力实施重大高新技术项目配套引进工程,在重点抓好投资100亿元的华为3G项目等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同时,立足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引进一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努力做到招商引资与发挥原有的产业优势相结合、与技术创新工程相结合、与关键技术产业链条相结合,抓好在建和投产项目的后期管理,加大对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扶持力度,通过重大高新技术项目的引进、培育和转化,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和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强势拉动力,为廊坊的更快更好发展夯实基础。
文章转载:新浪招商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