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6大城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出炉”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3月24日消息 据〈今日商报〉报道,南京市统计局22日首次发布了长三角六大城市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这次比较是根据各地发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选择了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前六位的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宁波、南京六个主要城市,对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作了比较。
创新比较:企业创新竞争力南京处于最末位
这次长三角六大城市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主要从企业研发实力、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竞争力等三方面进行。就企业研发实力而言,南京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在六市中排第五位,企业研发投入的强度为0.65%,列第二。 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普查资料显示,长三角六个主要城市中,南京是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最少的一个城市,但却是开展科技活动比重最高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企业的比重,南京达16.4%,排列第一。 新产品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成果,南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位居六城市第二,上海第一,表明南京工业企业新产品的生产具有较好的规模。
在企业创新竞争力方面, 普查资料显示,上海的专利申请数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两项指标遥遥领先于其他五市。南京在对比的六市中处于最末位置,反映南京在创新竞争力方面尚有欠缺。
对比分析:投入强度低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统计分析,对比世界发达国家,长三角六城市企业技术创新的规模和投入水平还不够,这表现在:一是投入的强度偏低。长三角六城市研发投入的强度都没有超过1%,而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这一指标为2.5%至4.0%。二是科技活动企业偏少,特别是小型企业。南京规模以下的小型企业基本没有开展科技活动。说明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识还很淡薄,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令人担忧。三是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的后劲力量不足。
专家建议: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经费、人才的投入
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专家建议,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特别是要逐步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创造条件。南京是人才大市,云集着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聚聚,大中型企业中也有相当数量具有大学学历层次的人才。因此,政府要在政策上引导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企业要调动和发挥自身人才的优势和积极性,给科技人才提供技术创新的场所和一定的物质保障条件,在政策和措施上鼓励人才参与科技研发,最有效地发挥科技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文章转载: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