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引领海盐产业跨越式前进
“国内和国际标准的不同,导致了一些贸易技术争端。因此我们参照国内外的最新标准,来指导组织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以达到国际同行业统一标准。”县技术质量监督局研究发展部主任王钢说。
王钢告诉我们,即将在海盐挂牌成立的国家标准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将成为海盐实施技术标准化战略的强力助推器。“中心”通过检查标准件企业产品的抗拉强度、金属机械性能、剪切方面的性能,就知道企业产品技术是否符合标准。这将促使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实现标准化生产,对“铁海盐”标准件产业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标准”支撑。
县质量技术监督事务所所长黄则勤说:“全面推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是为了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加快质量赶超步伐,提高地方经济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目前海盐已有318家企业通过各种IS0体系认证,采用国际标准的海盐产品由2003年的7项猛增到去年的32项,全县累计达96项,其中市级骨干企业“采标率”达到50%以上,仅去年就有74家企业通过了IS09000或IS014000质量体系认证。其中浙江嘉兴中达集团通过几年的努力,通过了IS09002-94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双重认证,企业实力大大增强。
目前,海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企主动接轨国际标准、参与修订国家标准。除了液压管件外,不锈钢复合钢管、自动车库门等50多项产品的国家标准已经由海盐企业起草修订。同时,企业加强科技成果到技术标准的二次开发,主导或参与制订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技术标准占据市场。
标准化不是工业的专利,海盐农业也同样尝到了标准化生产的甜头。“现在种葡萄按照无公害标准,施药施肥都有参数全程控制。”正是这样的标准化种植给农户梁水祥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每年收益10多万元。目前,海盐实施的农业标准一共有130个,其中属于地方标准规范的37个,国家行业标准93个。全县生猪、野鸭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通过认证的已达15个,黄沙坞柑橘、纯元葡萄、秦蔬包心菜等无公害农产品通过认证的已达9个,国家级无公害芦荟标准化示范和推广项目也在去年年底通过了验收,全县按照农业标准化实施生产的无公害农产品年产量已突破7万吨大关。
文章转载:新浪招商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