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景区景点 | 旅游线路 | 宾馆酒店 | 风景图库 | 风味美食 | 民俗风情 | 旅行社 | 地方地图 | 地方文化 | 闽东北游 |
黄页 | 创业沙龙 | 动漫 | 笑话 | 电脑 | 时尚 | 旅游资讯 | 白水洋论坛
走进自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沙龙 > 法律法规 > 浏览正文
“走出去”战略的新进展新特点
onlinebsy.com  发布:2007-2-4 1:44:31  来自:
2005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进展新特点


  2005年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1-11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6.5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8.6亿美元,同比增长23.4%;新签合同额250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41.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新签合同额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6%;派出各类劳务人员22万人, 比上年同期增加1万余人;11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6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9万人。


  2005年1-11月,我国“走出去”业务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市场多元化继续取得成效,亚洲独占鳌头,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市场。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的66%、对外承包工程的42%和对外劳务合作的54%集中在亚洲。对北美、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的直接投资增幅在80%以上,对非洲和拉美的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业务增幅在60%以上。

  二是全方位、宽领域和多层次的“走出去”格局逐渐形成。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民营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信息和通讯业、采矿业和制造业成为今年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占对外投资总额的90%以上;对外承包工程77.9%的业务集中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石油化工和电力行业;外派劳务人员86.7%集中在工业制造、建筑、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等行业。

  三是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今年1-11月境外并购类投资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4.7%,主要集中在电讯、汽车、资源开发等领域。境外加工贸易类投资占总额的42%,主要集中在轻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其他类投资占4.2%。

  四是大型和特大型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投资额总计43.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62.6%。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91个,累计合同金额118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47.2 %,其中上亿美元的项目有39个。

  五是“走出去”对促进国民经济和对外关系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通过“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合作,我国企业不断增加在境外从事家电、机电、纺织、服装、轻工等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配合了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机电成套设备和自有技术出口,而且增进了我国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六是“走出去”的支持促进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5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制订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对外经济合作。

  (一)加大力度,完善企业“走出去”的促进体系。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银行、保险机构的协调,继续完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对对外经济合作业务的支持力度。利用高层互访和多双边会晤,宣传推介中国企业,推动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和承揽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利用多双边经贸联系机制和磋商机制,落实和推动有关项目。积极推动纺织行业“走出去”,努力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发挥驻外使领馆的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各类投资洽谈会、展览会和国内外论坛的作用,为国内外企业的相互了解及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二)完善“走出去”的监管与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业务工作的监管制度,规范和加强管理。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对促进“走出去”健康有序进行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快境外中资商会组织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维护秩序和国家整体利益。同时,不断改革和完善“走出去”的管理制度。继续改革对外投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手续,为地方企业提供便利。不断完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的管理制度,维护正常经营秩序,促进业务健康发展。

  (三)完善“走出去”的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服务,继续丰富商务部网站“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指南”栏目的服务内容,不断为国内企业提供各国和地区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市场状况和企业资信等信息。加强政策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地方和企业培养开展“走出去”业务需要的经营管理人员。


文章转载:新浪网招商频道



(编辑:) 留言评论】【在线投稿】【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
+ 相关信息咨讯
·上海高校首开创业培训教育
·全国创业成功率最低的是青海省
·硅谷最大的风投将投资中国
·如何选择货运代理
·合理规避民间借贷风险
·中国仅占全球中药市场3%
·十大产业集聚基地雏形在深圳形成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北京办公室成立
·上海建立长效机制鼓励留学人员创业
·减免税收铺平创业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白水洋在线”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网站新闻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 白水洋在线
+ 办公地址:上海钦州北路1122号90楼8层 沪ICP备06060637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30
+ 客服热线: 021- E-mail: bingesong#163.com QQ:17188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