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景区景点 | 旅游线路 | 宾馆酒店 | 风景图库 | 风味美食 | 民俗风情 | 旅行社 | 地方地图 | 地方文化 | 闽东北游 |
黄页 | 创业沙龙 | 动漫 | 笑话 | 电脑 | 时尚 | 旅游资讯 | 白水洋论坛
走进自然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时尚生活 > 时尚人物 > 浏览正文
左海公园曾是水泊官家村
onlinebsy.com  发布:2007-3-21 12:56:07  来自:海峡都市报社


插上高高的香,缅怀先人


官瑞文老人保留的当年老照片

N栏目主持 林洪涛 林丹 柯明明

    福州西湖一带,曾经有个官家村,那里的百来户人家都姓官。说是一个村,还不如说是一个岛,因为进出这个村子只有一个木桥———马福桥。50年前,政府改造拆迁之后,村里的人分散到了福州各地,还有些人到了海外。昨天,当年的官家村村民以及他们的子孙又回来了。

    昨日上午9时,在左海公园的一角白马王庙前,聚集了许多人,他们都是当年官家村的村民,上香的、放炮的、烧纸钱的,虔诚地祈祷着,祈求来年的幸福。

当年进出村子都靠一木桥
    82岁的官雪金给记者介绍了当年官家村的情况,现在西湖福建省博物馆以及左海附近,都属于官家村的范围,官家村面对着西湖,后面就是内河了,在她小时候进出村里,都靠小船。后来,有人就修了座木桥,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官马福,所以命名为马福桥。“当时桥是木头架的,走在上面都会吱吱呀呀的,一个人还不敢走。”

    60多岁的官瑞文老人还拿出了一张当年的老照片,指着照片上的小孩说:“照片中那个被抱着的小孩就是我,小时候我们经常都在桥上跑来跑去。”老人抚摩着已经发黄的老照片,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还是一脸的幸福。

当年桥两头都有保安站岗
    这个桥不仅是村民们进出村庄的通道,也是村里的“治安岗”。“当年村里还组织村民每天都要轮流派几个人守护在马福桥两头当‘保安’。他们手持扁担、锄头柄,遇到情况就立即敲打铜锣,整个村庄的人都会动员起来。”目前担任官家村召集人的官大同介绍说:“据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当年福州沦陷后,日本鬼子曾到村子里抢东西,还被村民打跑过。”

白粉大蒂冬瓜 响彻福州城
    还有让官家村村民骄傲的是他们的农产品。官大同说,官家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都在西湖的四周种稻谷、青菜、瓜果,每天都是通过马福桥进城出售自己生产的蔬菜、鱼虾以及鸡鸭蛋品。当时,官家村的白粉大蒂冬瓜是福州知名的农产品,瓜果高133~150厘米,直径40厘米,最重可达55~60公斤。“最大的都能容得下一个小孩。”官大同说解放初期官家村的大冬瓜还参加过展览,得到了很多福州市民的好评。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官家村可谓是鱼米之乡。

白马王生日是“国际性”节日
    从1956年开始,官家村收归福州市园林管理处经营,原来的田地变成了公园,村民也转到园林处当工人。大家也都搬迁到福州市的各个角落安居。现在,官家村在地图上已经不存在了,唯一保留至今的只剩下一个民俗文化———白马王生日。官大同说,明朝末年,官家的祖先官马福来到西湖边,建立了官家村。因为祖先名字中有个“马”字,所以后来的人就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白马王生日,也当作祭祖的日子。在过去历史变迁中,官家村里有不少人迁到了美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唯一维系着他们之间的纽带就是每年的白马王生日。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他们都会派家人到福州西湖湖心境的白马王庙进行祭奠。

(编辑:海都资讯网) 留言评论】【在线投稿】【打印网页】【关闭窗口】【↑顶部
+ 相关信息咨讯
·李冰冰 十年模范生
·蔡康永 叛逆[图]
·杜鹃 近乎无限简单的双眼皮
·赵薇:在你的世界里笑我无所谓
·张艺谋的还童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白水洋在线”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网站新闻 | 帮助中心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 白水洋在线
+ 办公地址:上海钦州北路1122号90楼8层 沪ICP备06060637号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1:30 下午:14:30-17:30
+ 客服热线: 021- E-mail: bingesong#163.com QQ:17188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