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平滑如砥的巨石,一卧高山密林千万年,清清白水抚过石面,悠然长流;苍山环抱,危峰护守,奇岩顾盼,创造出高山平洋的浩然奇观。这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的屏南白水洋。 伴我们一路前行的九岭溪顿时开阔起来,一块平坦的岩石铺展水底,绵延向前,与白水洋的河床融合一体。走过横架于溪上的那条古香古色的小桥,就来到白水洋接待站。坐在凉亭里,热情的服务员小姐为你沏上一杯清新隽永的鸳鸯溪绿茶,此时,缕缕清香沁入肺腑,幽幽古曲与汩汩流水唱和,仿佛置身于幻化空灵的仙境之中。
沿着毛石路顺溪流而行,转过一道山坳,眼前便豁然开朗。“白水洋何壮,烟波十里长。”一片泱泱白水浩如汪洋,放眼四顾,顿觉满脑子充盈的尽是那如练如织的悠悠白水,醉然静伫洋面,已分别不出东西南北,只感到酥软的身躯将要融化于这缠绵的水湾里。静卧水底的溪床,由一块巨岩铺就,巨石绵延,与两岸的山体连接得天衣无缝,令人称奇。水流在巨石上时而浅吟低唱,时而放声高歌;时而如娴静的女子,闲庭信步,时而如调皮的孩子,欢腾跳跃。此时此刻,亲水嬉水的念头便油然而生。赤脚走在白水洋上,肢肤与滑石“耳鬓斯磨”的畅快感,令人忍俊不禁,不由自主地抬起脚来,又不能自控地踩下去,随着脚步起落的是那朵朵水花,宛若白蝶翻飞,碎银飞溅。要是这种切肤之爽还不能满足内心的亲水欲望,那就仰面躺到洋上,闭上双眼,让清清白水顺双颊倏然而流,淹遍全身,你会感觉到自己的体温正在石面上慢慢散开,缓缓蔓延,随之而来的是透体的清凉。此时,纯净剔透的溪水会洗去你满身的倦意,洗尽心灵深处尘世的喧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无论晴天雨日,白水洋的水总是清清白白,仿似流动的白云,拂动的银纱,人的心情也跟着轻舞飞扬,变得纤尘不染。晴日,阳光照耀下的溪水金光闪烁,灼人双眼,微风掠过,那银白色的水光,像一尾尾机敏的小鱼儿翻滚着身子;雨天,水面萦绕着薄纱般时隐时现的水雾,轻缓缓地升腾着,盘旋徜徉在山间,雨珠儿落在洋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烟波渺渺,令人难辨人间与仙境。
白水洋分为上、中、下三个洋,人们最先看到的是中洋,也就是闻名遐迩的水上广场。世上独有的水上运动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在这个容纳两万人也绰绰有余的广场上,可开展水上竞走、竹杠舞、水上接力、滑板等魅力无穷的活动,每一项活动都是那么新奇,那么妙趣横生。人与水的和谐,激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依恋与热爱。或许可以说,这就是由白水洋所衍生的精神,这种精神既属于人文,亦属于自然。在相谐相融中滋生的爱,是亘古难变的。
上洋溪床稍窄,水略深,这里的水来自白水洋的另一条支流——翠溪。洋两岸苍翠蓊郁的峰峦倒映其间,山青水碧,水山一色。春日山花浪漫,秋天红叶翩跹,使端庄稳重的上洋又充满娇柔妖娆的气息。一条木构虹桥横跨于上洋与中洋的交界处,水辉映着桥,桥掩护着水,像是一轮明月在水里来回飘摇。在上洋,人行水中,仿在画里。
中、下洋之间,有一条百米长的滑道,那是白水洋冲浪的绝佳去处。仰面卧在水上,无需自己用劲,水推人滑,顺着那光滑的石面滑下去,两岸的危峰在迅速后移,天空的浮云在飞快倒退,冲到滑道的末端,你才松了一口气,缓过神来,真是有惊无险。这条不伤肌肤,却可按摩身体的天然滑道,是每个到白水洋的游客都想去练胆的地方。紧挨滑道末端的是素有“天然游泳池”之称的燕潭,在那里,游人可以试试水性,随迂回旋转的水流沉浮,也可以到岸边绿树掩映的沙滩上享受日光浴。
下洋上有一条石墩桥,数十个规则的石墩探出水面,清凌凌的溪水在石墩间缠绵留连,依依难舍;石墩桥的那端,一块巨石从山体间缓缓延伸出来,若有一位身姿曼妙、身着长裙的女子款款地倚在石旁,临水而立,裙袂飘然,与水交辉,便是一幅绝美的“秋水伊人”图了。巍然高耸在不远处的是“纱帽岩”,这座酷似乌纱帽的岩石,也是与白水洋底的巨石连成一体的。那青黑色的石体,苍劲的褶痕,怕是千万年来的风雨雕饰出来的吧。前人诗云:“身辞宦海此间游,独恋清溪景色幽。洗却尘心归隐日,轻抛纱帽砥中流。”不知“纱帽岩”是否因这首诗而名,但不管是凡夫俗子,还是官家商贾,在赏玩白水洋的美景时,隐身遁世之念或许真会在脑间闪过吧。
白水洋两岸挺拔的山峰和洋底坚硬的巨石,无不昭显着铁骨铮铮的雄壮之气;清冽的溪水与葱茏的草木,则尽展娇柔妩媚之姿。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才会把阳刚与阴柔之美、神秘与袒露之态如此绝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天下绝景,宇宙之谜。”□张仁寿柯国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