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白水洋,14年前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鸳鸯溪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深山中沉睡了十年;如今,通过持续运作,白水洋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吸引了八方游客——
8月23日,又是一个星期六。记者在白水洋景区售票大门看到,游客排成三条长龙。售票人员说,今夏以来,到这里的游客持续火爆,尽管售票处已开设三个窗口,旅客仍然要排队买票,每逢双休日,进入白水洋的旅客都在万人以上。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景区不得不采取限客措施。
火爆的买票场面,折射出白水洋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旅游品牌的成效,也是福建和宁德市、屏南县几年来持续运作的成功实例。
“国”字招牌,沉睡十年
白水洋,原属鸳鸯溪风景区中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之一,由于数十万年前的地质运动,两条汇集于此的小溪,不仅自然环境优美,尤为神奇的是,溪床全石结构,溪底平坦如砥,在近8万平方米的连片溪床上,一年四季水深仅能没踝,十分适合游客在水上游戏、运动,体验水的空灵和魅力,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的重中之重,但这么一个神奇而富有情趣的自然景观,却长期卧在深山,鲜为人知。虽然鸳鸯溪风景区1994年便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成为闽东旅游业的一张“国”字号金招牌,但这张招牌却沉睡了十年,白水洋也寂寞了十年。
由于当时的白水洋知名度不高,形不成品牌效应,更无法吸引资本投入开发建设。一位港商曾通过网络签约投资1亿元,前期投入100多万元,终因对未来的开发效益缺乏信心而作罢。当地政府也曾经承诺为开发商无偿配套城区30亩土地,仍多次招商无果。
硬件破题,重塑品牌
2003年,白水洋迎来重塑旅游品牌的新契机。
这年年底,卢展工同志到白水洋考察时,以独到的眼光,发现这里蕴含“宇宙之谜、天下绝景”的独特旅游价值,要求当地打响白水洋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此,在上下各方通力合作、灵活运作下,白水洋的神秘面纱徐徐揭开。
白水洋品牌的持续运作和提升,是从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的。宁德市和屏南县领导认为,过去白水洋这个牌子擦不亮、叫不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从宁德经弯弯曲曲的山路到白水洋,须5个小时,从福州远道而来更要6个多小时,游客旅途颠簸劳累,自然游兴顿减。振兴旅游品牌,交通必须先行,成了省、市、县的共识。2004年,宁德至屏南二级水泥路动工,历经三年奋战,这条投资3亿多元,被称为白水洋旅游生命线的道路全线竣工通车。游客从宁德经此便捷通道进入白水洋,不仅节省近半时间,两侧青山绿水等美景,更令人兴致倍增。
与此同时,屏南县秉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理念,投入数百万元编制《白水洋鸳鸯溪风景区总体规划》、《白水洋景区、宜洋景区详细规划》等各类规划20多个,就连景区内标识牌等一些似乎不太起眼的建设项目,也作出专项规划。屏南持续筹措、多方并举,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白水洋及宜洋景区的旅游公路和环白水洋、宜洋景区游步道,白水洋、宜洋景区管理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大型生态停车场。景区绿化、卫生、环保、排污等系列配套设施也持续建设、日臻完善。难能可贵的是,精品意识贯穿到景区建设的不少细节之处,记者在景区栈道看到,悬崖上一些挡路的小树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从一处处精心设置的圆洞伸出路面。
持续运作,赢来美誉
硬件的改善重塑了白水洋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一个全新的、以国内一流景区标准倾力打造的旅游品牌开始强势走进市场、走进游客视野。但一个旅游品牌有无生命力,还离不开文化内涵和市场美誉度等软实力。
2004年以来,屏南县通过科学策划、持续运作,成功摘取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鸳鸯之乡等三块国家级牌子,以白水洋为龙头的闽东北亲水游线路被评为全国十佳线路。同时该县通过连续五年举办白水洋文化旅游节和白水洋论坛,让更多的专家、游客走进白水洋、认识白水洋。随着景区建设的进展,屏南县还不断加大在中央、省级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去年投入广告200多万元,今年又增加一倍,不仅在央视滚动播放白水洋专题片段,还在福州、厦门、温州、台州等重要客源城市推出车载广告,在宁屏路等主干道设置大幅路牌广告。在市场营销上,持续运作,新招不断,客源市场开拓到哪里,宣传推介紧跟到哪里。2006年8月,在温州推介后,当地38家旅行社组织千人首发团奔赴白水洋考察观光,产生强烈反响。此后,温州游客数量直线上升,去年占白水洋全部游客的20%以上。今年初,白水洋景区联合屏南涉外酒店与温州各大旅行社组成旅游联盟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吸引温州客。今年头7个月,温州客占游客总量的1/3。
品牌带动,旅游强县崛起
以白水洋品牌为龙头,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行业的兴旺,屏南群众感受最为直接。屏南交通旅行社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该县旅行社从原来4家增至14家,但他们的业务不降反增。富翔酒店老板告诉记者,过去他们最愁没客人住店,现在几乎天天爆满。景区管委会主任陈少锋说,目前在建的大型酒店、度假山庄等旅游项目达数十个,投资额都在3000万元以上;近年来,与旅游产业相匹配的山水园林县城建设,投入5亿多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一个新兴的生态旅游强县正快速崛起在海西东北翼。
一组数据彰显白水洋持续运作产生的效益:去年白水洋接待旅客30多万人次,是2003年的十倍多,今年头7个月,游客量达31.9万人次,超过去年全年。今年上半年,屏南县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9307亿元,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七成以上,同比增长271%。(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张仁寿)
|